bb体育下载入口:
美国宝石贸易协会(AGTA)在今年年初宣布了一项重要举措:所有展会将彻底禁止培育钻石的展示,声明称这一决定是为维护市场稳定,倡导天然之美。但从表面看,这个理由显得有些牵强,实际原因恐怕是欧美天然钻石巨头的焦虑。依据数据显示,从2024年4月开始,培育钻石在美国珠宝零售市场的占比飙升至56.8%,首次超过了天然钻石的市场份额。这个数字直接打破了钻石恒久远的神话,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几乎与此同时,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了一个强有力的反击——自2025年11月8日起,中国将对部分培育钻石实施出口管制。这一举措无疑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业界普遍认为,美国原本试图通过禁令封堵中国培育钻石的出口,却不曾料到这一举措反而断了自己高科技产业的粮道。
美国的禁令,实际上与中国近年来培育钻石产量大幅增加以及国产品牌的崛起密切相关。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培育钻石生产地,全球75%的培育钻石都产自河南柘城,而在工业金刚石领域,中国更是控制了全球95%的产能。河南占据了全国80%的产量。中国通过技术创新,已经突破了六面顶压机技术,并掌握了纳米级粒径控制,形成了从技术研发到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此外,像河南柘城的本土品牌柘光就凭借高性价比和良好口碑,迅速崛起,获得了大量消费者的青睐。根据中国日报等媒体的报道,柘光品牌以D色、VVS净度、3EX切工为标准,售价远低于西方品牌的天然钻石产品,在线上平台如京东,柘光品牌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1000万元。
消费者对于培育钻石的认同度逐渐提高,尤其是年轻一代的Z世代。32岁的沈女士分享了她购买钻石饰品的经历,她对比了西方传统品牌和国产品牌的价格差异,选择了柘光品牌,并表示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几乎没有区别,而且价格便宜,定制体验也超出了她的预期。在社交平台上,沈女士晒出了她购买的钻石饰品,整体钻石量超过5克拉,配备了权威的IGI鉴定证书。她坦言,以后再有定制钻石的需求,必定选择柘光,而坚决告别高溢价的西方品牌。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美钻石巨头的日子却越来越难过。戴比尔斯在2024年遭遇重创,亏损达到2500万美元,利润暴跌65%,库存积压达到146亿元,尽管该公司尝试两次降价,最高降幅达到25%,但销量依然大幅下降。而美国的第二大钻石商WD更是宣告破产。为了应对市场的急剧变化,美国不得不出台禁令,试图挽回市场份额,但却在不知不觉中直接促成了中国的出口管制,给美国高科技产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中国的出口管制并不是针对装饰用钻石,而是针对工业金刚石,这类金刚石是美国半导体产业的核心材料。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从2020年到2023年,中国向美国供应了77%的培育钻石粉末,而这些粉末几乎全部用于半导体制造领域,如硅晶圆抛光和芯片衬底加工。没有这些金刚石,半导体生产无法顺利进行,特别是对于3纳米以下芯片的生产而言,金刚石散热片是至关重要的。美国一些晶圆代工厂透露,金刚石刀具的库存最多只能维持6周,若没有替代品,芯片的良品率将大幅下降15%。五角大楼也对此表示担忧,因为中国产金刚石透波材料被用于宙斯盾系统,目前其库存仅剩3个月。而要重建完整的工业金刚石产业链,至少需要5到10年的时间,而美国的高科技产业显然等不起。
最令美国尴尬的是,消费者对于禁令并不买账。根据调研,63%的Z世代在购买珠宝时最看重的是环保,而培育钻石的碳排放量仅为天然钻石的1/7,且不会涉及血钻问题,这使得培育钻石成为他们的首选。多个方面数据显示,92%的Z世代认可钻石的情感价值,但78%的人认为天然钻石的溢价过高。2024年,培育钻石的零售量逆势增长了43%,而天然钻石则在价格问题上受到慢慢的变多消费者的质疑。上海的杨先生为了纪念结婚20周年,定制了一枚7.08克拉的柘光培育钻戒,价格不到15万元,而同款天然钻石在戴比尔斯的标价却高达百万。 这种趋势正在加速改变市场格局,贝恩咨询公司指出,2024年单价超过50万元的培育钻石订单暴增了420%,其中80%的买家曾购买过天然钻石。这表明消费者的态度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市场也终于回归理性。这场博弈不仅是珠宝行业的竞争,更是技术普惠与资源垄断之间的较量。美国原本希望能够通过禁令捍卫自己在钻石行业的既得利益,没想到却掉入了自设的陷阱中,而中国则牢牢把握住了产业链的关键。如今,美国的禁令不过是一纸空文,消费者不再买账,高科技产业也遭遇了断供危机,即便强硬的禁令出台,也没办法阻止市场的变化。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